杭州也有石窟?这里千年前创造的文化符号,流行至今
时间:2025-01-25 03:36:47 出处:探索阅读(143)
说起观音菩萨,流行至今当代人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来的杭州化符号形象,大概是石窟86版《西游记》或者《新白娘子传奇》里的形象,身披白色披风,年前披风搭于宝冠之上,创造且与外衣一体连缀。流行至今其实,杭州化符号从佛教传入中国开始,石窟观音的年前形象一直在演变。电视剧里的创造这种白衣观音形象,被学术界称为“江南式白衣观音”,流行至今它的杭州化符号最终定型,便是石窟在江南的吴越国时期。
如今人们在杭州西湖西面的年前群山中,可以看到一尊完整的创造吴越国时期的白衣观音造像。这尊观音立于烟霞洞洞口,躲过了方腊的攻打、太平天国的城池陷落、“文革”以及诸多天灾,依旧姿态温婉,楚楚动人。
宋元之前的杭州,已经成为“东南佛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政权吴越国,将国都定于杭州,历代吴越国主均大力扶持佛教,遂使杭州的寺、塔、造像的营建臻于鼎盛。吴越国时期的现存石窟,几乎全部分布在杭州西湖周边,其中部分造像属于钱氏王家敕建,“可以说吴越国佛教石窟造像,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皇室资助开凿的造像群。杭州可称为10世纪以后中国石窟造像的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说。
吴越国的石窟造像在全国石窟造像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不仅有像白衣观音这样风靡全国的形象,大肚弥勒、十八罗汉等普通人耳熟能详的佛教人物均创始于吴越国时期。这个割据政权所创造出的这些文化符号,随着杭州在两宋时期地位的抬升,成为了影响至今的流行文化。
然而,郑嘉励发现,吴越国时期的佛教造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并没有被人们完全认识。就拿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飞来峰造像”来说,它里面归并了大量不属于同一时期的造像,特别是归并了属于吴越国时期的“南山造像”,这就往往给游客和访古者造成了认知混乱。郑嘉励认为,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对吴越国的研究“不够深入”。
每天擦肩而过
2024年,《浙江石窟造像调查报告》出版,这源自2020年11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的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
那是一次对全国石窟资源的大摸底。各省的野外调查大致在2021年上半年结束,而《浙江石窟造像调查报告》是全国各省至今出版的第一本调查报告,截至目前也是唯一的一本。
相对于山西、河南、甘肃、新疆,浙江不是一个石窟寺资源的大省。但是在南方,浙江和四川的石窟造像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从数量上来说,浙江有一半的石窟造像集中在杭州;从文物等级来看,浙江绝大部分高文保等级的石窟造像都在杭州。尽管杭州的石窟造像从晚清民国时期就留下了很多照片,前人也做过较为系统的采录和研究,但是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中,专业人员还是发现了此前没有被注意到的重要信息。
浙江的石窟寺专项调查小组根据地域分成四个组,第一小组专门负责杭州地区。郑嘉励和浙江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魏祝挺都在第一小组,利用这次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的机会,他们对杭州吴越国时期的石窟造像有了更深的理解。郑嘉励说,他们这次做调查的时候,特意把飞来峰的造像按照年代分开来调查,哪些造像属于吴越国、哪些属于北宋,把年代弄清楚,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前提。
而对于杭州的普通市民来说,尽管不懂那么多石窟造像的门道,但杭州的石窟离城市很近,他们每天与石像擦肩而过、对视,甚至可以抚摸。
紧邻西湖北岸的宝石山,是很多杭州人每天晨练的地方,到宝石山看日出,也是很多游客的打卡项目。当人们走过宝石山山径的时候,总会路过一片残损的石窟造像。长期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宝石山上的造像是明代造像,价值不高,但经过近些年的仔细辨认,发现可能有元代造像,甚至还发现了一处宋代题记。
“读书只是给人知识,但是实地的踏抚才是体验,知识和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郑嘉励用他对法国童话《小王子》的理解来解释人与造像的关系。
《小王子》里的那朵玫瑰本来与人没有关系,是因为小王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