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开启财务监管风暴!27家A股上市药企均在核查名单,带金销售成痼疾
时间:2025-01-24 22:30:32 出处:焦点阅读(14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一场围绕医药企业财务问题的医药监管风暴正式开启。
6月4日上午,行业销售财政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开启决定将组织部分监督管理局和地方财政厅(局)开展2019年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财务成痼其中复星医药、恒瑞医药、步长制药等27家A股上市药企均在此次核查名单之列。
消息一出,医药生物板块指数应声下跌,开立医疗、宜华健康、同仁堂等个股跌幅靠前,ST康美继续跌停。截至当天收盘,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53%,多达18只板块个股跌幅超过3%以上。
有媒体指出,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总市值达到了3.5万亿,也就意味着6月4日一天市值下跌了超过500亿。
“此次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药企销售费用、成本和收入、采购返点、虚开票据。”财政部消息称。
据了解,今年4月底,康美药业以“会计差错”为由抹掉近300亿货币资金,引来证监会和交易所的重点监管核查,并最终被确认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行为。拔出萝卜带出泥,随后相关部门发现,康美药业披露的2016至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虚假,涉嫌使用虚假银行单据虚增存款、通过伪造业务凭证进行收入造假、部分资金转入关联方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
但这只是医药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事实上,今年以来,从业绩变脸、股价闪崩到企业财务造假被罚,医药行业乱象频发。
“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避免真实的报告财务数据造成的股价下跌,因而试图在年报财务数据上造假避免引发二级市场巨震。不过随着监管向严,秋后算账的案例也愈发高增。”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医药卫生法学副教授邓勇指出。
而“带金销售”的医药行业沉疴痼疾,也是此次财政部严查的重点之一。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医药行业反腐持续加码的重要标志。
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年来,国家为了支持药品的研发,给与了医药企业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如果医药企业没有将重心落在研发上,而是本末倒置,用在其他方面,那相关部门排查后发现问题也将是严惩不贷的。
全面监管落地
财政部发布的消息显示,从6月至7月,财政部将组织部分监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开展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药企销售费用、成本和收入、采购返点、虚开票据均是此次检查的重点内容。
“比如,要查询销售费用真实性。销售费用列支是否有充分依据,是否真实发生;是否存在以咨询费、会议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各类发票套取大额现金的现象;是否存在从同一家单位多频次、大量取得发票的现象,必要时应延伸检查发票开具单位。会议费列支是否真实,发票内容与会议日程、参会人员、会议地点等要素是否相符;是否存在医疗机构将会议费、办公费、设备购置费用等转嫁医药企业的现象;是否存在通过专家咨询费、研发费、宣传费等方式向医务人员支付回扣的现象。”财政部消息指出。
此外,成本真实性也是重点。采购原材料时,是否存在通过空转发票等方式太高采购成本的情况;将制造费用分摊至不同药品时,分摊系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蓄意太高生产成本的现象。
还有收入的真实性。是否利用高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是否将高开金额在扣除增值税后又以劳务费等形式支付给医院等机构;或者用于医院开发、系统维护、学术推广等。
此外,还有购药品数量向医疗机构或义务人员销售返点现象;库存管理、合同签订、销售发货、款项收取等流程控制是否有效,是否存在药品空转现象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行动是有备而来,痛抓药企要害,严打弄虚作假。
事实上,近期已有多家药企上报了财政报表,此次检查力度的加强,是为防止药企在财政报表上弄虚作假。
财政部方面表示,此次检查对象的来源,是此前财政部监督评价局会同国家医疗保障局基金监管司,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共同随机抽取了77户医药企业检查名单。
按照划分,77户医药企业中,15家企业由财政部监管局检查。其中,长白山、复星医药、恒瑞医药、上海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赛诺菲、施贵宝、礼来公司等上市药企占比六成。而地方财政厅要覆盖的药企则多达62家,每个省市财政厅各检查2家药企。智飞生物、同仁堂、天士力、力生制药、华北制药、亚太药业、江中药业等均榜上有名,囊括22家A股公司(含退市*ST长生),4家新三板公司以及2家H股公司。
展开整顿
据了解,一直以来,医药企业“财务问题”始终是监管关注的重点区域,上市药企财务洗澡、业绩变脸以及股价闪崩事件频发,暴露了行业普遍存在的财务数据注水、虚增药价收入等问题。
按照财监(2019)第18号加急文件显示,医药企业核查的重点内容是针对包括医药企业和延伸检查单位的费用、成本和收入的真实性进行重点核查,其中包括销售费用列支的依据、是否利用发票套取现金或空转发票抬高采购成本、虚增营业收入、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销售返点等现象进行逐一排查。
康美药业事件,实际上也揭开了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的收入虚增、单据造假等财务数据的巨大黑洞。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约有16家上市药企因销售费用增长过快,甚至超过营收的增速而收到监管部门的问询函和监管函,并要求说明销售费用增长合理性等问题。
数据显示,作为国药集团旗下控股公司,国药一致2017年销售费用达23亿,且近年来呈增长趋势。其中,2015年到2016年的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国药一致的销售费用更是爆发式增长,从5.3亿猛增至21.9亿。而近5年的研发费用却均未超过1亿元,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16年的销售费用是同时期研发费用的50倍。2017年国药一致的销售费用23亿,同时当年没有研发支出。
公开数据显示,复星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恒瑞医药几家重量级药企的销售费用/营业收入占比均占据30%以上,而且市场推广费用的占比普遍达到90%以上。
据财政部地方部门财政专员过去对药企行业销售费用的调查显示,在很多成品药价格中,医药销售费用的占比都非常高,这些费用多数以会议费、业务宣传费、学术推广费等开支进行列出,并将部分款项支付给一些中介服务公司,用于销售回扣。
比如,步长制药此前就收到了上交所的问询函,数据显示2018年步长制药销售费用高达80.36亿元,销售费用占营收比达到58.81%。销售费用中的93.15%为“市场及学术推广及咨询费”。
核查销售费用,抓住了医药行业的痛点。按照要求,发现问题要延伸到代理商、广告、咨询等机构,这些常常被包括药企在内的高费用支出企业解决发票问题的机构。
“近年来,为了支持药品的研发,降低患者的费用负担,完善医疗服务,国家不断加大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医药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相关部门也都落实好药品的税收政策,支持制药产业的发展。但国家的真金白银是让企业侧重于研发的,并不是给医药企业用于销售回扣、行贿用的。此次财政部的检查是给企业敲响警钟,对规范医药行业有益。”上述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