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播弄是非网

播弄是非网

鬼故事:七月信贷萎缩真相

时间:2025-01-24 22:38:59 出处:焦点阅读(143)

摘要:市场不能缺钱,鬼故哪怕是事月缺钱的预期,也能让投资者的信贷信心不再坚定,本周中国A股市场的萎缩大跌再次验证了这个真理。

鬼故事:七月信贷萎缩真相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贺江兵 钱秋君 北京报道

   市场不能缺钱,真相哪怕是鬼故缺钱的预期,也能让投资者的事月信心不再坚定,本周中国A股市场的信贷大跌再次验证了这个真理。
    8月11日,萎缩央行公布了7月份的真相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59亿元,鬼故环比大幅减少77%。与上半年的事月“井喷”相比,下半年信贷收紧趋势不可逆转。信贷根据《华夏时报》记者的萎缩调查,中农工建四大行或许还会保持平均2000亿元以上的真相水平,加上其他股份制银行,预计信贷规模会在3万亿以上,与上半年的7万多亿形成鲜明反差。
    立竿见影的是,受7月信贷数据环比陡降的影响,上证指数7个交易日内就由3400点之上跌破到3100点之下。8月12日,沪指跌152.01点,跌幅4.66%,13日微涨0.84%后,14日上证指数再次大跌93点,跌幅达到2.98%。一周下来,沪指跌幅达到6.55%,8月前两周以来已经跌去10.7%。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央行披露7月份信贷数据之后,对于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担忧成为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内部人士都表示,大量票据到期是7月贷款数据急转直下的原因。此外,6月末冲贷款月初还回及各大银行受资本充足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7月新增信贷数据环比陡降77%的事实。
    值得关注的是,实际上如果7月新增贷款剔除票据融资,当月新增贷款甚至还达到了5500亿元。不过,任何股市调整都得找个借口,7月信贷急剧萎缩绝对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借口。
    记者采访中发现了一种观点,即使下半年流动性有所减少,但是足以支持经济基本面的发展,但是,是否支持股市的进一步向上,这是谁也说不准的问题。


7月信贷萎缩真相
    《华夏时报》记者深入银行内部采访得知,信贷减少又是一个新编“鬼故事”,7月信贷减少的最根本原因是上半年票据到期贴现所致,因为贴现最长期限为6个月。信贷减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商业银行受到资本充足率的限制,而并非受到央行所谓“微调”的货币政策工具影响。
    不过,贷款减少的“鬼故事”的确能对投资者起到恐吓作用。
    8月初,本报记者曾在北京朝阳区CBD地区一家券商营业部随机调查了11位大户,其中8位大户有直接或间接来自银行贷款的资金,其融资成本一般在15%左右。7月信贷锐减的消息的确对贷款炒股者影响不小,很多股民认为这是信贷由宽松转为从紧的信号。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也可以知道,商业银行多是上半年大量投放贷款,下半年进行贷款“回笼”。本报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以来,上半年投放均超过全年投放的一半。其中2007年上半年投放占全年投放的70%,而这一年10月份A股股指创出历史新高。
    但是,流动性真的能在顷刻间倒转吗?
    安徽省一商业银行的行长8月13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是严重的误解。”他表示,下半年银行新增贷款的主力,将由大中商业银行变成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上半年,投放集中在大项目和大企业,这是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强项。下半年,中小银行将成为新增贷款的主要投放者,因为上半年其贷存比是逐步减少的,中小银行有充足的资金和投放贷款的欲望。”
    另外,尽管下半年新增贷款会有所减少,但是,存款进入股市会加速。
    同样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7月居民户存款较上月减少192亿元;而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仅增加24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减少450亿元。这是居民存款自2007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单月负增长。而《华夏时报》早在6月19日就以《第二次存款搬家:银行储蓄增幅放缓傻钱跑步进入股市》为封面选题,报道了这种存款搬家进入股市的趋势。


下半年不差钱?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瑞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就看出了7月信贷数据的门道。
    汪涛认为,下半年新增银行贷款回落在预料之中,但即便如此,她仍坚信流动性还是足以支撑经济增长的持续复苏,而票据融资收缩将为下半年中长期项目贷款的发放提供更大空间。
    7月份新增银行贷款降至3559亿,大大低于上半年月均1.2万亿,汪涛觉得这一水平更可持续。汪涛说,7月份票据融资的收缩为其他贷款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剔除票据融资后,7月份银行对企业和居民户的新增贷款达5500亿,与5月份的水平相当,高于4月份的水平。
    信贷数据印证了汪涛的判断,即票据贴现到期才是7月贷款萎缩的主因。
    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票据融资为1.7万亿元,其中一季度新增票据融资高达1.48万亿元。由于票据融资期限多为3-6个月,这意味着1.7万亿元新增票据融资将大部分在下半年到期。考虑到一季度新增票据融资的天量增长,三季度将成为新增票据融资到期的高峰。
    作为银行扩张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手段,票据业务在上半年急剧膨胀。但情况在7月同样发生了改变,7月份非金融公司及其他部门票据融资减少了1982亿元。上半年做贴现的票据在7月份大量到期,是导致票据业务萎缩的重要原因。
    其实,央行调查统计司在7月28日就发布报告认为,“票据融资置换为中长期贷款的空间较大”将成为信贷放缓的一大原因,指的正是票据融资年内到期,有利于冲减新增贷款总规模。
    国信证券研究院邱志承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票据到期对于中型银行影响幅度要明显大于大型银行,这主要是由于中型银行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票据贴现增速明显较高,存量贷款中票据到期的压力明显较大。
    安信证券银行分析师高源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根据央行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超额准备金下降了很多,银行的流动性不再那么宽裕,此时,与其做利润低的票据贴现业务,不如做利润高的商业信贷项目。”这也说明,银行停止票据业务也是拉低7月信贷数据的原因。
    “一些银行在6月末通过突击放贷,以期超额完成考核指标。在信贷市场需求没有爆发式增长的前提下,银行只能通过‘月末放贷、月初收回’的虚增方式来达到考核指标。”经济学家韩志国道明了导致7月骤降的信贷数据的另一个原因。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企业短期贷款余额环比下降了581亿元。


13万亿足以“保八”
    上半年天量贷款投放,为二季度GDP止跌回升做出了贡献,也为股市和楼市的止跌回暖做出了贡献。
    根据央行数据,第二季度GDP同比增至7.9%,是自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持续7个季度下滑后的首次回升。
    汪涛详细分析了全年的流动性足以“保八”。她认为,从第二季度数据来看,相比去年同期增长速度是7.9%。如果作季度环比,几乎达17%,如果下半年还将增加3万亿元信贷,那么今年银行贷款总量就接近11万亿元,这就使得今年全年整个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增加25个百分点,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因此汪涛表示,11万亿元完全足够支撑GDP“保八”的目标。
    不过,11万亿的风险还是存在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就指出,现在银行贷款既要服务于“保增长”,又要防止今后出现大规模坏账的风险,银行贷款投放须在“走钢丝”时取得平衡。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担忧,一旦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能支持信贷投放,明年将出现大量的“烂尾”项目,如果明年还要银行保持比较强劲的信贷投放,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让银行股东拿出更多的钱,定向增发或者增资扩股,或者将利润留存不分红;二是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